深化融合全面创新 加快推进广播影视转型升级 | |||
| |||
深化融合全面创新 加快推进广播影视转型升级 ——在CCBN2017主题报告会上的主旨演讲 (2017年3月22日) 田 进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bet365官方网投和聂辰席部长,对第25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中外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关心支持中国广播影视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去年,我在这里作了主旨演讲,主题是广播影视“融合创新、转型升级”。一年后的今天,融合创新、转型升级仍然是广播影视发展的重大任务,并且要求更高、也更为紧迫。去年CCBN的主题是“云聚全媒体,智汇新视听”,本届主题是“视界融合,智享未来”,这都体现了我们对融合创新、转型升级的认识理解,更为大家描绘了广播影视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深化融合、全面创新,加快推进广播影视转型升级”,之所以继续聚焦“融合创新、转型升级”,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广播影视融合创新、转型升级有明确遵循、有政策机遇,也面临新的更高要求。2016年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年。中央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出台一系列政策部署,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文化强国建设深入推进。一年里,党中央、国务院先后17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科技创新工作,我国科技改革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专门就科技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而且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以及今年全国“两会”等重要讲话也都就科技创新提出重要要求。我体会,学习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至少在以下方面为我们广播影视科技创新明确了方向和指针。第一,“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深切体会到,广播影视发展对高新技术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科技创新的引擎作用越来越突出。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第二,科技创新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应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我们深切感受到,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广播影视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推动力。广播影视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足建设文化小康、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新期待,努力提供更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更便捷高效的文化服务。第三,要始终紧紧扭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这方面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必须把自主创新贯穿始终,争取形成更多支撑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性技术成果。第四,要把握创新与安全的关系。要认识到,很多技术都是“双刃剑”,我们不仅要做到能舞剑,更要做到善于舞剑。要让广播影视科技真正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绝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这一点,也是我们在推进科技创新应用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刻改变着广播影视发展格局,必须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迅猛发展,正在广播影视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超高清、3D、高帧率、巨幕技术发展迅速,分众化、社交化、移动化、视频化加快普及,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AI)广泛应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投影、可穿戴设备正在兴起;4G时代方兴未艾,5G网络指日可待;超级计算机性能不断突破,量子通信技术开始试验,等等。据中国研究机构最新实验,光传输技术可以实现一根光纤67.5亿对人(135亿人)同时通话,传输速度达560T/秒,相当于在一秒钟内可传输5.7万部蓝光高清电影。这些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巨大增量空间值得期待,同时应用新科技、抢抓新机遇的竞争异常激烈。推进科技创新不能等待观望,否则就会错失发展机遇。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抓紧抓紧再抓紧,强化创新驱动,勇立科技潮头,努力把握主动权、引领新潮流。 三是广播影视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但短板依然存在。过去一年,广播影视行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加快构建广播影视现代传播体系和现代公共服务体系。瞄准国际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前沿,结合广播影视发展实际,研发下一代广播影视关键技术,加快高新技术应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和媒体融合深入推进,广播影视制作播出能力全面增强,传输覆盖与接入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特别是去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国新闻出版广电系统深入贯彻落实讲话精神,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今年2月19日,在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中央三大媒体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同日推出各自的融媒体平台:“人民直播”移动直播平台、“央视新闻移动网”、“现场云”全国服务平台,将中央级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到一个新水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1月5日出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坚定不移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在习近平总书记“2.19”讲话一周年之际,刘奇葆同志到中央电视台调研媒体融合发展情况,指出,媒体融合已进入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要全力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全国“两会”报道,就是以中央电视台等为代表的广电机构融媒体产品和平台创新成果的一次大展演、大检验。主流媒体线上线下、会上会下强力互动,“两会”报道统一策划、统一采编,一次采编生成多屏内容,移动优先、多屏互动分发,大大提高了时效性、贴近性、亲切感,带动采编人员向融媒化、全媒化转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深度融合新格局初现端倪。成绩是可喜的,但形势更催人。要看到,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我国广播影视同样面临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具体就是要实现融合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当前,我国广播影视由大到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科技创新内生动力还不足,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不少广电产品和服务停留在同质化、低效率的低端层面,难以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提升的精神文化新需求;核心和关键技术瓶颈有待突破,技术应用和业务体验在竞争中优势还不明显,并跑、领跑的还不够多。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科技供给,深化广播影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融合创新、转型升级向更深层面、更宽维度、更高层次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面对挑战和问题,我们既要放眼看世界,更要埋头苦钻研,撸起袖子加油干。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做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每一个阶段都要从全局的高度加强整体设计,完善总体规划,明确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确定工作重点和工作抓手,狠抓关键领域、关键环节,既坚持目标和方向,又在继承基础上创新,扎扎实实把工作推向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把握广播影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重点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聚焦并争取突破,加快广播影视融合创新、转型升级。 第一,加快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创新、转型升级,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主要是讲讲制播平台融合创新。广播电视台是广播影视最重要的主体,是最重要的宣传文化阵地。适应受众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履行好广播电视媒体的职责使命,加快融合创新、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也极为紧迫。 一要适应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加快媒体深度融合、一体发展。这是关系广播电视革新图存、赢得未来的重大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对媒体融合高度重视,要求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转变,要求“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去年总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我们提出力争两年内,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在局部区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几种基本模式;在“十三五”后期,融合发展取得全局性进展,建成多个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打造出数家拥有较强实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特色鲜明、形态多样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新格局。这方面的工作任务非常艰巨,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步伐。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各地情况看,广播电视媒体内部采编发流程再造和体制机制创新已成为加快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总局去年出台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的技术白皮书,指导推动有条件的电台电视台建设制播云平台和基于用户互动的制播大数据系统,建设“中央厨房”。中央电视台和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南等省级电视台积极推进台内融合媒体平台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其他地区要加紧建设,跟上发展步伐。下一步要围绕“中央厨房”建设这个龙头工程,加快流程再造步伐,进一步融通采编发各生产环节,推进制作流程一体化、资源共享便捷化,逐步实现管理扁平化、功能集成化、产品融媒化。我们提出,中央和省级广电媒体要率先取得融合一体化的实质性飞越。 推进融合发展,一个重要着眼点就是满足用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终端”都能享受广播电视服务的需求。当前,我们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将音视频服务不断推向新高度新境界。据最新统计,全国7.3亿网民中,手机网民近7亿,占比超过95%;5.45亿视频用户中,手机视频用户超过5亿,占比超过91%。网民正集中涌向智能网、移动网,大批汇聚到移动端,其中40岁以下人群占到8成。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要充分发挥电视大屏终端优势,同时大力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加快打造移动传播矩阵,创新移动内容产品,融通网上网下两个舆论场,努力形成移动传播新优势,切实增强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方面,中央和一些省级广播电视媒体都在抓紧推进,并且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 二要适应受众对高质量音视频的期待,不断提升制播技术质量。从模拟向数字、从标清向高清转变,这是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推进的工作。当前,要在巩固成果基础上,加快推进有条件的广播电视台制播高清化建设。我们提出,到2020年,高清频道要成为电视主流播出模式,省级和较发达地市级电视台基本实现高清化,其余地市级电视台主要频道实现高清化。同时,鼓励中央电视台及有条件的省级电视台探索建立4K超高清电视(UHDTV)节目制播系统。我们计划,到2018年构建起高清、超高清混合播出系统;适时实现超高清试验频道播出。届时,电视发展又将实现一个新的飞跃。我们希望影视制作也朝着这样更高更优的方向努力。特别是电影领域,要发展和推进高新技术格式电影拍摄和动画制作、特效制作,显著提升我国特效电影和动画电影制作能力,丰富内容表现力和艺术表现形式。 第二,加快广播影视传输覆盖网络融合创新、转型升级,向天地一体、互联互通、宽带交互、智能协同方向发展。主要是讲讲传播平台融合创新。我国已经建成有线、无线、卫星混合覆盖、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这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信息网络,也是广播影视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当前,网络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也因此带来了基础信息网络的快速演进升级。我们提出,要顺应科技趋势,加快建设技术先进、特色鲜明、覆盖广泛、传播快捷、安全可控的广播电视基础网络和广播影视现代传播体系,向以音视频业务为核心的全功能全业务网转型升级。 一要继续加快广电网络数字化宽带化双向化建设。从基本要求来说,去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统筹有线、无线、卫星三种技术覆盖方式,到2020年基本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这意味着,届时地面无线广播电视要基本实现数字化,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基本实现数字化、双向化、智能化,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基本覆盖有线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这也意味着,未来几年,我们要按照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加快现有广电网络特别是基层网络的数字化升级改造。从更高要求来说,我们还要适应国家关于建设“宽带中国”的战略要求,大力实施宽带广电建设,全面提升有线、无线、卫星网络的宽带速度、承载能力、服务能力。 二要加快有线无线卫星智能协同一体化建设。这是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基础信息网络的需要。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卫星网络实现智能协同一体化,就能形成更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去年,总局先后批复贵州、重庆、甘肃、广东、陕西省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开展广播电视有线无线融合网第一阶段试验和试点工作,并研究确定了集北斗定位、可下载条件接收、智能电视操作系统于一体的新一代卫星直播技术系统架构。整个“十三五”阶段,我们都将大力推进这方面的工作,夯实技术基础,完善标准体系,促进跨网联动、智能交互、多屏互动等新业务发展。 这里着重讲一下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互联互通平台建设。这是总局今年抓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涉及行业创新发展的一件大事。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发展已到了一个关键阶段,目前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达到2.23亿户,数字电视实际用户数1.97亿,数字化率88.34%;双向网络覆盖用户超过1.45亿,双向网渗透用户超过6000万户,有线高清用户达7300万户,宽带用户达2300万户。虽然各省(区、市)基本实现“一省一网”,但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有线电视网络业务创新、转型升级受到分散运营、分割发展的制约,资源优势、规模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必须加快整合步伐。去年11月,中宣部、财政部和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十三五”末实现全国一张网,并且确定了第一步、第二步的工作任务,其中第一步是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公司”)入股省级非上市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协同推进网络整合、互联互通平台建设和全国性业务开展;第二步是推动全国性有线电视网络股份公司组建并上市,并通过股权置换、吸收合并等方式,与已经上市的有线网络公司整合重组。第一步的工作,国网公司和若干个省网公司正在积极推进,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力争按时完成,同时要不失时机地推进第二步的工作。去年5月31日,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正式开通上线调试。目前先导项目同步在海南、陕西、河北、江苏、北京、上海6省开展试点,新建京沪100G OTN传输系统项目已基本完成全部32个站点的设备安装,100G OTN系统扩容项目涉及施工站点共158个,其中121个站点的设备已基本完成安装。我们希望以互联互通平台建设为契机,尽快推进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加快整合生产要素,促进业务、内容、平台、网络、终端的共融互通,提升跨域服务能力、跨网传输能力和整体竞争能力,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希望各省广电行政部门和各地网络公司高度重视,主动研究、共同努力,各有关方面大力支持,切实把网络整合和互联互通平台建设运营抓好,为有线网络进一步创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加快建设智能融合广播影视监管体系,提升监测监管、安全保障能力。主要是讲讲监测监管平台融合创新。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通过科技创新促进融合创新、转型升级,也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提升监测监管能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加快建设完善网络化协同化的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平台。总局已经建成了技术监测、节目监管、视听新媒体监管等技术系统。下一步,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立足互联互通、可管可控、智能协同,建立覆盖和贯通中央、省、市三级,技术先进、标准统一,发现迅速、研判专业,运行顺畅、制度规范的现代广播电视监测监管体系,实现广播电视全媒体监测监管的跨越式发展。 二是完善现代化电影监管系统。加快完善电影票务系统建设和市场监管体系,利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建立影片版权追溯检测平台,为电影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三是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要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安全作为融合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建好“刹车”,筑牢“堤坝”,把好“关口”,堵住“后门”,切实保障导向安全、数据安全、技术安全、渠道安全、应用安全。IPTV、互联网电视等广播电视类新业务要坚持广播电视媒体主导集成播控平台。各类机构、各类主体新技术应用,也要充分考虑安全问题。事实上,所有新技术上线应用,都应该首先考虑到可管可控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今年党和国家大事要事多,重大宣传报道任务多,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全国广播电视系统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做好安全运行各环节的工作,增强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安全播出不出问题。 第四,大力推进核心技术和关键标准研发应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讲讲加强技术研发和完善标准体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核心技术、关键标准助推创新发展,引领时代进步,决定着广播影视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必须面向科技前沿,占领科技制高点,着力攻关核心技术、关键标准。当前,我们的工作重点在以下几个领域: 一是加强广电媒体融合关键技术及标准体系研发应用。重点在广电融合媒体制播云平台、服务云平台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研究与试验,建立标准体系;力争在超高清电视、虚拟现实交互、融合媒体数字版权保护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引领规范行业创新发展。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新一代广播电视融合媒体技术与标准体系。 二是加强广电网络关键技术及标准体系研发应用。重点在广播电视无线双向交互、有线无线卫星协同一体化、融合传输覆盖网、新一代卫星直播系统、广电智能终端、智慧家庭、智慧社区、网络与信息安全、监测监管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研究与试验,建立标准体系;力争在云计算、大数据、异构网络互联互通、跨域运营支撑系统、高性能核心网络、低成本多元化接入网络、智能电视操作系统、智能媒体网关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目前,智能电视操作系统TVOS已推出2.0版本,我们将继续加快创新应用和推广普及。 三是加大电影工业关键技术与设备创新力度。加快电影放映设备国产化研究工作,加强巨幕放映、新光源放映、沉浸式声音等国产技术和设备,以及影片制作、传输、管理等工艺和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加大对建设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工程中心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电影高新技术标准,努力发展一批骨干电影民族工业企业。 在推进核心技术、关键标准研发应用过程中,我们将一如既往注重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努力调动各类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上中下游有机衔接,形成紧盯需求、集中攻关的合力,促进核心技术、关键标准研发应用不断取得新突破,源源不断为广播影视转型升级提供自主创新技术支撑。我相信,广播影视加快融合创新、转型升级的过程,也必将为设备生产、技术研发等各类市场主体和机构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CCBN从一个有线电视设备展起步,如今以综合性、专业化、亚太地区最大规模展会的品牌享誉中外,这既是主办方开拓进取、砥砺前行的劳动收获,更反映出全社会对广播影视文化信息服务日益增长的旺盛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最持久的力量。”广播影视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这种“最持久的力量”。面向未来,我们应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广播影视融合创新、转型升级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 ||